这是昨晚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其实我也不是很有信心哈哈


2020新年第一答 _(:з」∠)_

300+回答没有全部仔细看,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人也有相似的想法。想尝试仅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部分地(不是完整地,仅仅是一部分战术层面地)理解一下这个问题。本人军盲一枚,知识面有限,如果说得不对还请轻拍 _(:з」∠)_

回答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整个会战的前期背景。这里我个人总结为双方统帅部高层的“两个误判”:斯大林对敌人的误判,和希特勒对自己的误判。

  • 苏军统帅部的误判:

东线战场开启以来,德军把主要突击方向放在了中路,全部四个装甲集群中的两个被部署在了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后虽有短暂的分兵去实施南翼的基辅战役,但随后很快又在中路发起“台风”攻势。在战争开始之前,苏军统帅部有过一系列的重大误判,其中一个就是把主要的机械化机动兵团部署到了南部的基辅特别军区,虽然大叔重兵集结于南方这一部署与圆手孜孜追求战争经济资源的怨念正好卯上,但开打之后实际主突方向是中路而不是南路。

战争的发展“教育”了斯达舒——敌人离首都实在是太太太近了!从莫斯科会战的反攻阶段开始,苏军统帅部一改战前的思路,认为德军仍然会以中路为主突方向,从而将反击箭头的重点放在了中路和北路,在1941年底至1942年春季连续实施了一系列的进攻战役。特别是中路方向,集中了全部10个方面军中的4个(不含西北方面军右翼),期望趁热(冷?!)打铁,在德军获得喘息和补充之前将其逐离到距莫斯科尽可能远的地方,甚至有伺机一举吃掉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野望。

盗个图,来自 @历史⑨课 的地图(感谢辛勤无私的9课团队,以下不再逐一声明)。比较一下从莫斯科会战苏军反攻前夕到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夕,整个东线在1941年末至1942年上半年的战线变化:

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时期内整个东线战场变化较大的就是中段和北段,尤其是中段变化最大,而南翼战线的变动相对比较小(其实苏军统帅部在南翼也实施过一个较大的攻势——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兰鹅……//铁木辛哥之捂脸)。最后中段大致稳定在以勒热夫-维亚济马为轴线的一段区域里,但战线并不平直,双方各有交错的大型突出部。

即使是这样,从莫斯科到勒热夫和维亚济马的直线距离大致相同,都是200公里多一点(Google Map测量),相对苏联广袤的西部国土来说也差不多就是“紧贴着首都”了,并不能说是一个安全的纵深,德军统帅部显然也深知这一点,使中央集团军群牢牢钉在勒热夫-维亚济马突出部上,同时酝酿在斯达舒暂时无暇重点照顾的地方实施一次影响深远的庞大进攻战役。

  • 德军统帅部的误判:

莫斯科会战失利后,德军高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布劳希奇被解除陆军总司令职务,但是希特勒却没有再任命新的人选,而是亲自接管了陆军总部,这一调整使得圆手在面对老派军官团时有了分量更重的话语权,得以在战争的第二年里设法实现其长久以来对战争经济资源的追求。

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被作为战役目标之一,写入了“蓝色方案”的代表性文件——《第41号指令》,这份来自统帅部的指令的主要精神,如果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的话,有点像1947年的国军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不再像1941年那样全线推,而是转向南北两头,并且是“分阶段”实施,要“先南后北”,事实上最终实施的就是南翼部分(“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大部分在此)——这与对面的苏军刚好相反。

按照圆手的野望,南翼德军需要通过一次连续进攻战役同时完成两个任务: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但是德军统帅部大大低估了要同时完成这两大目标所需要的战争资源,此时已不再有1941年战争开始时的那种突然性,苏联方面的战争机器也已全速运转起来。

总的来说,两军高层的“两个误判”中——一个判错了方向,一个判错了实力;一个是战术性的,一个是战略性的——圆手的误判对战争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两个误判及其后果的综合影响,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


“蓝色方案”的实施,导致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解散,组建了A、B两个新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分别领导实施高加索方向和伏尔加方向的突击。当B集团军群推进到接近顿河大河弯,已能为将要向高加索方向发展的A集团军群提供左翼和后方掩护时,一份新的《第45号指令》为A集团军群提供下一步准备实施高加索会战的指导。

不难理解,A、B两个集团军群的突击方向,是两个地理上近乎“垂直”的方向:一个向南,一个向东,从上方俯瞰,德军突破的地幅愈深,其构成正面愈宽,而且战线不可能维持大体平直,最后一定会成为一条弧形的战线。如果在像1941年的战局那样,这条战线的形状可能还不会造成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但在顿河-伏尔加河-高加索这样一个有着特定地理环境的战场里,这条战线却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它是有“蜂腰部”的!

如果我们从斯大林格勒到邻近顿河在黑海的入海口——亚速海尖角(塔甘罗格湾)的罗斯托夫划一条直线的话,这条线的大部分与顿河拐弯后的走向大致重合,这两地之间距离约400公里(Google Map测量)

由于地理上原因,罗斯托夫的地位有点像我国的锦州/山海关:锦州/山海关分别卡住了出入关外的那条狭长的辽西走廊的两头,如果不是刻意绕道走远路的话,这段走廊就是地面部队进出关内/关外的必经之路。

类似地,罗斯托夫就是进入北高加索的那个锦州或山海关,但这两种地形显然又不完全相同:辽西走廊是两侧皆有地理屏障,而罗斯托夫则是一侧有地理屏障。对于德军而言,如果不拿下此处,A集团军群在高加索行动的右翼是不安全的,而夺取罗斯托夫,渡过顿河并沿海岸线推进,其右翼就能在地理上得到亚速海的保护。

在莫斯科会战期间,德军在南翼曾经短暂占领过罗斯托夫,但很快又被苏军夺回,此役被苏联方面视为“伟大卫国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规模进攻战役”(《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下册P.666),对罗斯托夫的争夺也被西方史家认为是莫斯科会战苏军反攻的“前戏”。

让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这片战场的地形

我们可以将此地域大致简化为三块子区域:区域Ⅰ位于顿河大河弯的西岸,相当于B集团军群的“战术后方”,B集团军群司令部驻扎于此;区域Ⅱ位于顿河大河弯东侧至伏尔加河之间,当斯大林格勒会战达到高潮时,第6集团军攻至此处;区域Ⅲ为整个北高加索,A集团军群正在攻城掠地。

实际上区域Ⅰ更像是区域Ⅱ和Ⅲ共同的“战术后方”,这里对攻方有两个不利的因素:首先,由于顿河和伏尔加河这两条大河的走势在区域Ⅱ附近正好呈相反的弯曲方向,并且都是向内弯曲,造成这块区域的纵深极短,在Google Map上测量从斯大林格勒到卡拉奇的直线距离大约70公里,对于机械化兵团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行军行程,

而在这样一个狭小空间里要展开一整个集团军显然是很拥挤的,由于这条战线是向东凸出的弧形,区域Ⅱ的6集正北方是苏军,正南方是友邻的A集团军群。到11月份苏军开始反击的前夕,战线是这副模样——

如果历史能够重来,在封闭包围圈之前再给6集一个撤出的机会的话,它是应该往西还是应该向南靠拢呢?往南走,基本上一路平川且有强大的A集团军群策应,这是历史上的国军最爱,但是这就大大破坏了战线的连续性,给苏军让出了一个大空当,其左翼友邻将完全暴露,虽然不是德棍但我也相信,以1942年德军的战术素养也不至像国军一样如此卖队友;因此向西且战且退,维持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线是唯一的选择,但6集的背后横亘着一条顿河!军事常识告诉我们,退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战术行动,而渡河则更要复杂得多!何况是在退却中渡河,不然古人也就不会告诉我们“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凶险。现实中的6集没有选择及时退却,而是钉在区域Ⅱ(斯大林格勒及其接近地),任凭苏军包围,成了一片只能起有限牵制作用的死棋。之后剩下的就是第二个不利因素了。

对6集完成包围,意味着苏军在区域Ⅱ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顿河的河弯部分反倒成为了苏军的地理屏障,这是11月24日区域Ⅱ附近形势

这样一来对于德军的战线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由曼施坦因领导的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实际有三重任务:第一,要把6集捞出来;第二,要稳定住顿河大河弯两侧的战线;第三,掩护好A集团军群。这里面谁更重要呢?窃以为是第三个,也就是说,这场会战到了后半段,德军如果无论如何也保不住6集的话,那么一定要保住A集团军群,曼帅实际上要捞的是A集团军群!为什么这么说呢?当苏军控制了区域Ⅱ,那么区域Ⅲ就成了一个“半孤立”的区域,因为区域Ⅰ和区域Ⅲ之间,即A集团军群背后也横亘着一条顿河! 战线在此处就成了南翼的“蜂腰部”。

蒙太奇一下苏军反攻阶段南翼战线的变化,注意南段从斯大林格勒直到罗斯托夫附近

可见在“蜂腰部”(顿河下游的入海段),被压缩的空间越小,留给A集团军群的“逃生窗口”就越小,这时候在进攻时起到地理屏障的亚速海,反而成了对自己的限制,这时候“蓝色方案”的两条垂直进攻轴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A集团军群希望从北向南把北高加索的苏军“推上山”,结果反而要面临被苏军从西向东“推下海”的境地。但是圆手也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高加索的,留了一个17集团军钉在塔曼半岛的“蔚蓝色防线”上,直至1943年的10月。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的转折点,战略方面的已有很多知友回答了,战术方面也有很多分析,如果从军事地理的角度上来看,是德军在“顿河河弯-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这样一个特殊地理环境的战场上投入的战争资源(规划、兵力、装备等)不足以稳定维持住南翼的占领区域,意味着无论是“巴巴罗萨计划”中的“摩尔曼斯克-阿斯特拉罕”弧线,还是“蓝色方案”的“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双重目标,都已无现实可能性。德军在1941年的“全面进攻”被证明是失败的,在1942年南翼的“重点进攻”也被证明是昙花一现,至此德军在东线再无“全局性”或“半全局性”的大规模攻势(库尔斯克“堡垒行动”相当于是个次于“半全局性”的“区域性”攻势)。没有“全局性”或“半全局性”攻势,说明苏军在全局上已基本站稳脚跟,而德军的结局不是选择怎么“赢”,而是考虑怎么才能“不输”(此时尚未到选择怎么才能“不输得太难看”的地步),这一点比损失一个国防军精锐野战集团军的意义要大得多。